课程名称:基础生命科学 学分:2
课程性质: 通识选修课 课程模块:自然科学素养
●教师简介
高文臣,男,博士,教授,以色列Tel Aviv大学博士后,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“生物化学” 、“分子生物学” 、“生物化学大实验” 、“基因工程” 等课程,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授 “基础生命科学”、 “微生物学” 、“病毒与疾病”、 “细胞工程”、“自然科学教授论坛” 等课程。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多项。
●学习目标
总体目标: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,生命科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它与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,如人类的发育、生物与环境、病原微生物、遗传与疾病、肿瘤、癌症、艾滋病、疫苗、基因治疗、人类衰老、克隆动物、基因工程药物等,因此通过“基础生命科学” 课程的学习,使大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、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。
素养: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。
知识:使大学生掌握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。
能力:提高大学生对人类健康和人类疾病的认知能力,更好的预防人类疾病,提高生活质量。
●课程内容
本课程讲授生命科学的基本内容,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,使大学生对生命科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,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。
基础生命科学教学大纲章节内容
第一章、生物与生命科学 |
第一节、什么是生命 第二节、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 第三节、生命科学的主要内容 |
第二章、生物多样性 |
第一节、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、植物世界 第三节、动物世界 第四节、微生物世界 第五节、保护生物多样性 |
第三章、细胞与癌症 |
第一节、细胞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、细胞分裂 第三节、细胞分化 第四节、细胞衰老和死亡 第五节、癌细胞 |
第四章、遗传与变异 |
第一节、基因 第二节、基因突变 第三节、染色体畸变 第四节、人类基因组计划 |
第五章、生殖与发育 |
第一节、生殖系统 第二节、胚胎发育 第三节、干细胞 第四节、动物克隆 |
第六章、生物与环境 |
第一节、生态系统 第二节、生态平衡 第三节、人类与环境 第四节、保护生态与环境 |
第七章、健康与疾病 |
第一节、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 第二节、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体 第三节、几种重大疾病简介及其预防 第四节、保持身体健康,提高生命质量 |
第八章、生物技术简介 |
第一节、基因工程 第二节、基因治疗 第三节、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第四节、生物技术的问题与挑战 |
●学习方法
课堂听讲、视频和讨论等。
●考试方式
总成绩构成:平时(%)+期末(%)
平时成绩:占40%,期末成绩:课程论文,占60%
●必读书目
吴庆余,基础生命科学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